財務簽證(財簽)是什麼?
財務簽證,俗稱財簽,是由專業會計師對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查核,並出具一份專業意見的過程。
這個專業意見會說明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地反映了公司的財務狀況。而且,會計師會在專業意見上簽名,用他的專業與公信力來為這份專業意見進行背書。
簡單的說:財務簽證是一間公司財務狀況的「健康證明」。
推薦閱讀:2025》輕鬆搞定越南簽證辦理,3 分鐘了解必備文件與費用
財務簽證報告範例
財務簽證的正式名稱叫作「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
下面是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3388)的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這是一份非常完整的財務報告暨會計師查核報告範例
(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為什麼財務簽證有公信力?
進行財務簽證的會計師必須依照國際或國內會計準則,遵循嚴謹的審計程序,對公司的四大財務報表進行詳細的檢查和分析,包括實地查核原始憑證、訪談相關人員等等。
最後才出具專業意見,並且有會計師本人簽名、蓋印章,用他的專業與名聲來作保證!
會計師會在財務簽證作出那些專業意見
- 無保留意見: 表示財務報表已按照會計準則正確地表達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 保留意見: 表示財務報表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但並不影響整體的真實性。
- 否定意見: 表示財務報表沒有按照會計準則正確地表達公司的財務狀況。
- 無法表示意見: 表示會計師無法對財務報表發表意見。
財務簽證的好處
- 提高透明度: 讓外界更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
- 增加信用度: 提高公司在金融市場上的信用。
- 降低經營風險: 及早發現潛在的財務問題。
- 符合法規要求: 避免因不符合法規而受到處罰。
財務簽證誰會看?
財務簽證會受到許多不同對象的關注,包括:
- 投資人與股東:掌握公司營運狀況、獲利能力與資產負債情況,來評估投資報酬率。
- 潛在投資人: 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和風險。
- 債權人-銀行: 透過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評估公司的還款能力,作為是否放款的依據。
- 債權人-其他債權人: 如供應商、承包商等,也會參考財務簽證報告,以評估公司的信用狀況。
- 政府機關-國稅局: 根據財務簽證報告核對公司的納稅情況,並進行稅務稽核。
- 政府機關-主管機關: 對於特定行業的公司,會要求定期提供經簽證的財務報告,以監管公司的營運狀況。
- 董事會: 董事會成員透過財務簽證報告,掌握公司營運績效,並制定相關的經營策略。
- 管理階層: 管理階層可以透過財務簽證報告,分析公司的營運狀況,找出問題並提出改善措施。
- 其他相關人士:包含員工、媒體,甚至競爭對手,都會透過公開的財務簽證報告,獲取所關心的各項資訊。
最新財簽規定:這 7 種情況要有財簽!
財簽規定1:公司資本額達到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
根據《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當公司實收資本額達到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財務報表應先經會計師簽證後,再提請股東同意或股東常會承認。
以111年為例,登計在台北市的公司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約有18,275家,占整體的10.4%。
財簽規定2:資本額未達3,000萬元,但營業收入達1億元或員工人數超過100人
在《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二項規定,當公司實收資本額未達新臺幣三千萬元,但符合以下兩者之一的公司,財務報表一樣要經過會計師簽證:
- (一)營業收入淨額達新臺幣一億元。
- (二)參加勞工保險員工人數達一百人。
財簽規定3:CFC課稅制度
CFC(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受控外國公司)在2023/1/1起,只要是個人或公司持有境外公司的股權,就必需將境外營利列入CFC營利所得或投資收益進行課稅,而且在申請時必需要提供經會計師查核簽證的財務報告。
財簽規定3:辦理公開發行的公司
根據上市與上興櫃的申請標準流程與條件,想要申請公開發行(IPO)的公司實收資本額須達新台幣5,000萬元以上,因為資本額標準超出公司法規定的新台幣3,000萬元,所以只要是申請公開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的財務報表都必須委託會計師辦理財簽。
目前公開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的財務簽證都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會計師查核(核閱)報告」查詢到。
財簽規定4:向銀行借款超過3,000萬元以上(融資財簽標準)
根據《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徵信準則》,當一間公司向銀行融資借款,授信金額超過3,000萬時(融資簽證財簽標準),銀行就會要求公司提供財簽報告評估授信風險,作為是否借款的決策依據。
財簽規定5:財團法人法、私立學校法等規定
根據《財團財人法第24條》,財團法人在法院登記的財產總額或年度總收入達一定金額時,就應該建立內部控制和稽核制度,而且財務報表要經會計師查核簽證,報給主管機關備查。
不過,不同的財團法人會主管轄單位不同,會有不同的標準。例如:
教育財團法人,主管機關教育部訂定的標準為:在法院登記之財產總額達新臺幣 1 億元以上或當年度收入總額達新臺幣1,000萬元以上,財務報表應經會計師查核簽證。
財簽規定6:非營利幼兒園與幼兒教育照顧相關機構
依據《非營利幼兒園會計財務及經費處理注意事項》,非營利幼兒園在每年9月5日前,要將前一學年的財務報表交給會計師查核簽證,並在各級縣市的嬰幼兒教育資訊網站上公開財務資訊。
財簽規定7:母公司合併報表、進行併購投資或其它需求
當公司有需要進行母公司編製或合併報表、進行併購投資或申請政府補助等情況時,通常也會需要委託會計師出具財簽報告。但這一部份就依目的與需求進行,沒有強制的法規要求。
例如:當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規模都不大,且並非公開發行公司,則不一定需要財務簽證。或是合併只作內部管理需求,且不涉及對外公開或融資,則不一定需要財務簽證。
如果沒有財務簽證,會怎麼樣?
當一家公司在需要財務簽證的情況下,卻沒有進行財務簽證,會有幾下後果:
- 違反法規: 上述財簽規定1~6,上市櫃公司、實收資本額達一定金額的公司等,都必須進行財務簽證。若未依規定辦理,公司及相關負責人可能面臨罰鍰或其他行政處分。如果公司刻意隱瞞財務狀況或虛偽記載,可能構成詐欺等刑事犯罪。
- 投資人信心降低: 沒有財務簽證的財務報表,其公信力較低,投資人可能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疑慮,會直接影響公司的股價或投資意願。
- 銀行貸款困難: 銀行通常會要求借款企業提供經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作為貸款評估的依據。若無財務簽證,銀行可能拒絕提供貸款或提高貸款利率。
- 商業合作受阻: 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時,對方可能要求提供經會計師簽證的財務報表,以評估合作風險。
財務簽證怎麼做?財務簽證的範圍、流程或時程
財務簽證範圍
財務簽證的範圍相當廣泛,通常包括:
- 財務報表審計: 審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以及相關附註。
- 內部控制評估: 評估企業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以確保財務報表的可靠性。
- 會計政策與估計評估: 評估企業所採用的會計政策是否符合相關會計準則,以及會計估計是否合理。
- 重大交易與事件審查: 對企業重大交易、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確保其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財務簽證流程
財務簽證通常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 規劃階段: 會計師與企業管理層溝通,了解企業的業務性質、風險因素等,制定審計計劃。
- 執行階段: 會計師根據審計計劃,對企業的財務資料進行詳細的審查和分析。
- 報告階段: 會計師根據審計結果,出具一份獨立的審計報告,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見。
財務簽證時程,需要多久?
財務簽證的時程會因企業規模、交易複雜程度、產業特性等因素而異。
一般來說,小型企業的財簽時間約3~4週、大型上市公司通常需要2~4個月,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
財務簽證時間,通常什麼時候要做?
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常會要在會計年度終了後六個月召開,財報也必須於股東常會通過。因此,最慢必需在下一個年度的6月30日前完成簽證,並經股東常會通過。
財務簽證費用怎麼算?三大關鍵因素一次看!
會計師財簽費用並沒有公定的收費標準!
財務簽證的費用會根據公司的規模、業務性質、以及簽證的範圍和深度等因素而有所差異。
1. 公司資本額與營業額
- 公司規模: 公司的資本額與營業額越大、業務複雜度較高,需要投入更多的審計人力與時間,因此費用也會相對較高。
- 產業特性: 不同產業的會計處理方式不同,例如製造業、服務業、科技業等,會計複雜度也不同,也會影響簽證費用。
2. 簽證範圍與深度
- 財務報表範圍:除了基本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與附註外,若需審核股東權益變動表或其他附屬報表或合併報表,費用也會增加。
- 內部控制評估: 對內部控制系統的評估程度會影響審計時間和費用。
- 特殊交易審計: 若有特殊交易或事件需要深入審查,也會增加費用。
- 會計政策與估計評估: 對企業所採用的會計政策與估計的評估,也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人力。
3. 簽證品質
- 審計程序: 會計師事務所採用的審計程序越嚴格,投入的人力越多,費用自然也會越高。
- 會計師專業程度: 具備豐富經驗且專業能力強的會計師,其收費標準通常較高。
- 報告內容: 審計報告的內容越詳細,提供的資訊越豐富,費用也會相對增加。
會計師公會財簽收費標準:僅供參考
坊間有流傳財簽費用一次$50,000-$70,000,這是不可靠的!
試想一個營收5千萬的公司與一個營收5千億的公司,資本額、交易次數、行業類別、會計準則幾乎不會一樣,簽證的範圍與深度,連帶品質也都會不一樣,怎麼可能收同樣的費用呢?!
所以,財務簽證的費用沒有標準行情,會計師事務所會依據各別案件,評估行業規範及財務報表範圍,預估投入工時來進行報價。
3步驟如何找到財簽收費合理、品質優的會計師事務所?
第一步:確認誰要看財務簽證?決定財務簽證範圍與品質
首先,你需要明確誰會需要看這份財務簽證?是投資人、銀行、政府單位,還是為了內部管理?
不同的對象對財務報表的關注點不同,這將直接影響簽證的範圍和深度,也直接影響財務簽證的費用金額。
第二步:盡早諮詢3家會計師事務所
如果你是第一次要做財務簽證的公司,建議你在財務年度結速前就開始,貨比3家會計師事務所。確保有足夠的時間談到合拍的會計師事務所。
第三步:建立與會計師的長期合作
長期合作的會計師對公司的業務、產業特性、內部控制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能更有效率地進行審計、完成簽證工作,節省時間和成本。
推薦閱讀:2025 精選15間台北會計師事務所推薦
關於財務簽證的更多FAQ
Q1.財務簽證多久要做一次?
- 上市櫃公司: 通常每年都需要進行一次財務簽證,以符合證券交易法的規定。
- 非上市櫃公司: 雖然沒有強制規定每年都需簽證,但為了向銀行貸款、吸引投資或進行併購等目的,可能需要定期進行財務簽證。
Q2.什麼時候需要做財簽?
- 公司資本額達到新台幣3,000萬元以上、
- 營業收入達1億元或員工人數超過100人、
- CFC課稅制度、
- 辦理公開發行、
- 向銀行借款超過3,000萬元以上、
- 非營利幼兒園與幼兒教育照顧相關機構、
- 母公司合併報表、進行併購投資或其它需求
推薦閱讀:閉鎖性公司是什麼?優缺點、章程範例與設立指南